|
|
|
|
|
苜蓿草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
|
|
获奖情况:获200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
主要完成人:蒋永清 黄新 郑会超 王亚琴 姜俊芳 沈志祥 张晓锋 |
|
|
|
该项目针对浙江省蛋白质饲料短缺的现状,以高蛋白豆科饲草-苜蓿的开发利用为目标,从苜蓿生产、加工、利用等关键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筛选出7个适宜海涂盐碱地和红黄壤种植的优良紫花苜蓿品种;建立了苜蓿草优质高产栽培障碍性因素改进技术技术,每亩鲜草量可达7000千克。探明了苜蓿在南方不同生长期的营养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了苜蓿在猪、鸭、鸡、鹅、兔、羊等不同畜禽上的优化利用技术,提高了养殖畜禽的生产性能,改善了畜禽产品品质,节约蛋白质饲料5.7%-10.0%。研究首次发现了绍兴鸭公鸭利用苜蓿草粉的能力显著高于母鸭;饲喂苜蓿草粉改善了鸭的胴体特性、肉质和小肠组织形态结构;增加了鸭后肠道的优势菌群和微生物区系多样性,诱导了枯草芽孢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提高了鸭肠道健康水平。研制出具有4项自主知识产权、能效和自动化程度高、饲草清洁度优的饲草烘干机设备。建成了规模化的优质高产紫花苜蓿示范基地、建立了年产5000吨干草和饲草秸秆综合加工厂各1个,为苜蓿草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4篇,出版著作1部;获授权专利4项。2006-2008年累计新增种、养殖产值4452万元,新增利润2557.845万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