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站点地图 | 实名制认证 | ENGLISH
首页 -> 新闻资讯 -> [ 热点新闻 ]
喜报!省农科院两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成果达10项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2022-07-12  

    在今天召开的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院科技成果喜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

  

  一等奖

高产抗病抗倒晚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

    张小明、叶胜海、朱国富、陈佑源、翟荣荣、黄惠芳、杨玲、冯忠平、陆艳婷、严成其、张国萍、章永根、寿建尧

    成果针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同质化严重、多抗基因聚合难、氮素利用率低、高产栽培易倒伏等技术瓶颈,创新集成了高产抗病抗倒晚粳稻育种技术,通过渗入籼稻和野生稻血缘扩大遗传距离,增强品种优势,育成了单季晚粳稻新品种浙粳99双季晚粳稻新品种浙粳96:浙粳99株高适中,分蘖力强,早生快发,叶鞘包节,茎秆坚硬抗倒,优势等位基因多,产量高,稳产性好,区域试验增产8.0%,增产点率100%;浙粳96感光性强,耐迟播,稳产性好,米饭食味好,聚合了稻瘟病PibPita等10个稻瘟病抗性基因,抗性强抗谱广,耐穗发芽,区域试验增产3.6%,达显著水平。该成果每年建立高产攻关方1个、示范方15~20个,促进了新品种的快速推广。浙粳99连续6年列入浙江省主导品种,浙粳96连续3年列入浙江省主导品种、连续4年省级储备品种,该两品种先后成为浙江省常规单季粳稻和双季粳稻主栽品种,实现了常规粳稻亩产超850公斤的突破。

  

基于雌蚕无性克隆与限性斑纹技术的家蚕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淳安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淳安县茧丝绸有限公司、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

    王永强、杜鑫、祝新荣、姚陆松、何秀玲、邵云华、宋礽苏、陈金娥、徐霞、邵国庆、徐向宏、刘培刚、于少芳

    成果针对家蚕种质创新缺乏、品种性状类同、蚕种生产效率低下等蚕桑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需求,在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的资助下,持续开展20多年研究,在家蚕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智能化蚕种生产设备研发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突破:首次阐明了雌蚕无性克隆孵化率性状的遗传规律,创制高孵化率雌蚕无性克隆系72份,突破了孵化率低于10%的技术瓶颈,提高到近90%,实现了种质创新;创新了家蚕育种方法,在国内外首次利用雌蚕无性克隆技术育成‘浙凤1号’等2对制种中免雌雄鉴别的单交蚕品种,利用限性斑纹技术育成‘农科5号’等2对可在幼虫期轻简化鉴别雌雄的蚕品种;研发了雌蛾集团取卵机,实现了雌蚕无性克隆系原种取卵机械化,效率比人工提高4倍;研发了CCD雌雄蚕卵色选机,实现了限性卵色原种雌雄蚕卵分选智能化,效率比人工提高200倍以上,准确率达99.7%;创建了免雌雄鉴别的全新单交制种模式,突破了沿用近百年的中日系原种正反杂交制种模式,显著提升了蚕种生产效率,开辟了家蚕育种与良种繁育新途径。

  

  二等奖

重大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暴发机制及其可持续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金华市植物保护站、丽水市莲都区植保与动植物检疫中心

    主要完成人员

    吕要斌、黄俊、冯晓东、章玉苹、张娟、黄芳、张大羽、周爱明、张莉丽、殷琛、李月红、尤金华

    成果针对我国扶桑绵粉蚧爆发机制不清、阻截效率低、监测手段缺乏、防控困难等问题,系统开展了害虫爆发机制及其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取得了多项创新性重大成果:揭示了扶桑绵粉蚧暴发成灾机制,首次证实其只营两性生殖,确立了以雄虫监测防控为重点的总体防治策略;明确了螺虫乙酯降低扶桑绵粉蚧体表蜡粉形成从而提高该害虫对化学药剂敏感性的作用机制,研发高效应急处置技术,防控效果达97%以上,降低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与用量达50%以上;突破了扶桑绵粉蚧性信息素人工合成瓶颈以及天敌班氏跳小蜂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创建了以精准用药、行为调控和生物防治为核心的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保障我国棉花主产安全。

  

蘑菇周年生产成套装备及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宏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青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隆宸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

    蔡为明、冯伟林、颜卫兵、金贤松、陆中华、李南羿、宋婷婷、金群力、洪俊卿、莫丹君、沈颖越、樊小轻、袁杰

    成果针对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季节短、劳动强度大、生产装备与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等问题,历经20年研究,在装备研制、品种选育和周年生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创新突破:自主研制出机械化生产成套装备,率先研发出多元基料高效混合装备,研制出首套自动化隧道填料机、播种及上下料一体化装备,研制出菇房节能环控装备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进口替代;开展工厂化生产专用品种定向选育,率先研发同核体孢子高效分离法和同核体鉴定InDel、SSR标记,自主育成工厂化生产专用优质高产品种;研制基于我国多样化作物秸秆资源的高效配方,创建泥炭覆土评价、安全瞬间消毒技术,集成轻简化周年生产关键技术。

  

  三等奖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获奖等级

青花菜重要营养品质的遗传特性和代谢途径解析

王建升、汪俏梅、顾宏辉、苗慧莹、王梦雨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

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蜂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章虎、李樱红、钱鸣蓉、王加俊、陈建清、汪建妹、周婷婷、王珍、钱志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蜂之语蜂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树人学院

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茄子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优质抗逆新品种选育

包崇来、胡天华、魏庆镇、胡海娇、王五宏、汪精磊、毛伟海、杜黎明、朱琴妹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特色发酵蔬菜低盐化梯次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刘大群、章检明、张程程、张文武、忻晓庭、郑刚、马国荣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秀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萧山党山酱萃食品有限公司

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优质高产‘浙农’系列菜用大豆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龚亚明、张古文、刘娜、俞琦英、冯志娟、郑华章、李燕、艾荒原、卜远鹏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

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主栽切花新优品种选育与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

郭方其、吴超、周勤、夏宜平、吴海峰、吴昀、

徐丹彬、黑银秀、付曼曼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海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上一条        目录列表        下一条
2022年度热点新闻总数 29 条,本页为第 9 条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客人!  
浙ICP备09030064号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市德胜中路298号, 310021. (0571) 86404011.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