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于2019年7月挂牌,2021年10月正式独立运行,研究所重点围绕渔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生生物保护与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战略需求,开展水生生物遗传育种与繁育、健康养殖、病害防治、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环境监测与修复和数字渔业等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及技术咨询、发展规划和技术培训等服务。
现有在职职工37人,其中在编29人,进站博士后1人,劳务派遣人员7人;正高5人,副高9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第二、第三层次各1人;在职职工中拥有博士学位23人,与中国计量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海洋大学、宁波大学等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0多人。所下设海水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淡水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水产养殖研究室、水生生物保护研究室、水产病害防治研究室、基地办公室。
建所以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及院地合作项目等共60余项,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300余万元,在全省合作共建规模化科研、示范基地10余个。在小黄鱼规模化繁育、红螯螯虾良种选育、溪流性鱼类山区养殖、中华鳖重大病害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件,登记软件著作权7件;制定发布省级地方标准2项;获得国家海洋工程科技一等奖和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技二等奖各1项。
现有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2个,省、市级个人科技特派员7名。水生生物研究所将努力践行“厚德力耕、鼎新致用”的院训,积极为我省渔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