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水稻研究所、浙江辐照中心),渊源于1908年创建的浙江农事试验场和1958年创建的浙江农学院同位素实验室,是一个以农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研究所重点围绕稻、麦、油、豆、薯、杂粮等大宗农作物开展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优异种质创新利用、新品种选育、良种良法配套、增值利用技术等研究。
研究所下设常规稻育种、籼粳杂交稻育种、籼型杂交稻育种、水稻辐射育种、油菜育种与栽培、油菜分子育种与栽培、麦类育种与栽培、大豆育种与栽培、薯类育种与栽培、杂粮育种与栽培、作物生理与栽培、种子技术、作物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玉米育种与栽培、核技术利用等15个研究方向。现拥有国家大麦改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辐射育种实验室三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美国水稻技术公司浙江省试验站、浙江辐照中心。全所目前在职职工88人,其中高级职称39人,中级职称40人;博士41人,硕士19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4人,入选省“151”人才10人。
“十二五”以来,全所承担各类项目347项,到位科研经费2.3亿元。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9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4项;通过国家审(鉴)定新品种17个,通过省级审(鉴)定新品种79个次,农业部登记品种28个;水稻、油菜不育系通过鉴定19个;获国家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21项,获国家新品种权保护27个;发表论文453篇,其中SCI论文94篇;出国访问交流20余人次。
育成的品种中,被列为省主导品种23个、省主推技术20项,选派科技特派员或团队特派员92人次,驻点欠发达乡镇开展科技帮扶工作。每年在全省各地建立了水稻、油菜、大豆、大小麦等大宗农作物示范方100多个,自主选育的农作物新品种省内外年推广1000多万亩。
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德胜中路298号; 邮编:310021;
联系电话:0571-8640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