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以植物病毒与高新农业生物技术为重点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定位于以农业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农业水平,为我省乃至全国的效益农业做出贡献。其工作紧紧围绕扛起“科技兴农、科技兴省”两大使命和打造“新时代农业科研高地”使命要求,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和科研成果辐射到应用研究、三农服务等具体工作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设置水稻抗病资源、植物脱毒组培技术、病毒生物学、 动物生物技术、植物蛋白质组学、作物品质遗传改良、植物次生代谢、水稻抗病遗传改良、植物营养与发育、油料作物遗传改良、分子设计育种等11个研究室。拥有“浙江省作物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作为主要科研力量协同参加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2013年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组建“浙江省农业生物技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自建所以来,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973、国家基金重点、国家转基因专项、省基金重点、国家攻关、省“十五”攻关、国际合作、部省重点课题等各类项目共计400余项,累计合同经费20000余万元。获部省级以上成果奖励1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1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各1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 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获行业标准2项,获软件著作权5项。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果培育储备和乡村振兴,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新企业合作,实现专利权、技术自秘密等技术转让600余万元,开展成果拍卖、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400余万元,推广与示范优质植物组培种苗、优质水稻品种以及绿色防控技术等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常年委派科技特派员4名对接科技帮扶工作。
现有在职职工50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博士(后)37人;兼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籍教授1人,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资助1人,入选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培养人员9人,入选院青年英才计划2人,入选“国重室”科研骨干9人、重点负责人1人。植物病毒团队获2011-2015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受聘为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院校博硕士研究生导师10余人,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目前拥有植物研究区科研及办公用房10000余平方米,组培实验室700平方米,水帘温室1600平方米,GMP无菌操作车间100平方米。试验田3亩。同时拥有海宁杨渡创新基地组培苗移栽智能温室5000平方米。组建有功能基因组学、影像实验室、蛋白质组学实验室、作物组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实验室、植物次生代谢实验室等平台,拥有植物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室、作物品质分析实验室及其辅助设施、光、温、湿自动控制的地下人工气候室等,累计大型科研仪器和设备设施5000余万元。
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德胜中路298号植物区1号楼,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邮编:310021。电话:0571―86404256。传真:0571―8640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