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站点地图 | 实名制认证 | ENGLISH
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机构
Untitled
  内设机构框架  
  科学研究机构  
  管理服务部门  
  蚕桑与茶叶研究所  
w 研究机构  >
w 单位领导  >
王永强所长、陈小龙书记/副所长、李有贵副所长
w 主管领导介绍  >

主要从事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现任浙江省农科院蚕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种岗位科学家、浙江省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首席专家,国际丝绸联盟教育科研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丝绸传承与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湖州蚕桑产业联盟省级专家(长兴分联盟首席专家),入选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浙江省蚕桑学会副理事长、《蚕桑通报》副主编。先后主持完成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钱江人才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等项目15项,参加国家863、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基金等12项。主持育成“明丰×春玉”、“浙凤1号”等5对家蚕新品种,参与育成“秋华×平30”等3对家蚕新品种,通过全国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3对品种实现了知识产权的转让,在生产上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省级科技成果3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3完成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获得3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出版专著2册(其中执行主编、参编各1册),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50余篇论文,其中SCI论文10篇,一级刊物论文23篇。


    

  蚕茶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原机构名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2020年10月,更名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40人, 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5人,博士与博士后21人。省151人才第二层次6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

  蚕茶研究所重点开展蚕桑新品种选育、工厂化养蚕和蚕病防治、桑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桑树多元化利用、木本植物油营养及功能产品开发、桑黄人工栽培与天然药用资源的拓展研究、茶树特色品种选育、昆虫资源综合利用等应用研究,及蚕基因工程、性别控制、昆虫分子生物学、茶叶类黄酮生物学功能等基础研究。研究育成桐乡青等四大优良桑品种、农桑14号等农桑系列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蚕性别控制、雄蚕专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两次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现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设有桑育种与栽培、桑多元化利用、工厂化养蚕、雄蚕育种与饲养、蚕种质创新与利用、特种木本植物、天然药用资源、茶学等8个研究室。配备试验用桑园面积12公顷,实验室仪器设备260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上66台套),价值1650余万元,保存桑、蚕品种资源1500余份。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获得部、省级以上成果奖励49项,大量成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蚕桑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德胜中路298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4号楼)

  联系电话:0571-86404188

  邮编:310021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客人!  
浙ICP备09030064号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市德胜中路298号, 310021. (0571) 86404011.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