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现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染色体片段替换系构建和水稻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替换系构建工作,并利用其鉴定获得一些与杂种不育、水稻产量和高温稻米品质相关的重要QTL位点,部分研究结果已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Journal of Gen......
张慧琴,女,1975年8月出生,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果树育种、栽培研究和推广工作。现为浙江省151第二层次培养人才,猕猴桃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桃分会常务理事。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站长,&......
主要从事食品加工智能装备研究。结合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和先进机械设计,开发自动化食品加工装备,解决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问题。研究涵盖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预处理、分拣、称重灌装和缺陷检测等关键装备,帮助食品加工企业实现从传统人工操作向自动化生产的转型,提升产品竞争力,促......
男,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主要从事黄瓜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重大育种专项子专题等国家级和省级项目6项,主持地市级等其他项目10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共14件,其中11件已授权,;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5篇。
张先文,农业生物高效遗传转化平台负责人,博士,副研究员,浙江省科技专家库专家,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导师。2021年底以来,带领团队建立了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和豇豆、甜瓜等蔬菜作物的遗传转化技术......
副研究员
张小斌,浙江兰溪人,2007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现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以农业信息自动快速获取和利用为主导方向,开展植保信息化、育种信息化等交叉领域技术应用。任职以来主持农业部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子课题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子课题1项,省地市项目10多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20多篇,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多......
张小明,男,博士,研究员,现任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所长。1983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同年分配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从事水稻新品种遗传育种研究35年。为浙江省常规稻新品种选育攻关协作组组长,国家水稻产业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组委员等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浙江......
张尧锋,男,1974年生,1996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学专业,2012年获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1996年分配进入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一直从事油菜育种、栽培工作。主持浙江省“三农六方”、省科技厅粮食新品种选育子课题、科技部油菜转基因专项子课题、省科技厅公益性项目等;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加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科技支撑、8......
主要从事重金属污染研究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认证检测工作,参加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一项,主持浙江省地方标准“蔬菜中汞的测定方法(浙质标发[2004]181号,2005年度)”的制定,参加温州市科技项目“绿......